我相信,沒有人不會想擁有更多時間。
在2年前,如果你問我:「最佳的工作時間要多長?」
我會答你:「越長越好。」最好就是 12 小時。當時我一起床就工作,不錯過一分一秒。因為我害怕會被超越或取代。
直到兒子出生後,我發現無止境工作不是我想要的。而且很坦白說,我也不覺得日做 12 小時跟一做 8 小時對我有太大影響。
於是,在 2024 年我決定做一個新改變:大幅度減少工作時間,然後放一個月假,在那一個月中只做一些基本而又不能不做的事情,限制在每天 2 小時內。
結果出人意料,沒有出現太大問題。
同時,我得到的好處卻是驚人地多,我多了很多時間思考、寫作以及創作。更重要的是,我多了很多時間陪伴家人。
以下是 7 個我認為很重要的改變,這些改變讓我多出了很多時間。
如果你也想在今年獲得更多空閒時間,歡迎參考。
1. 為什麼產品太多反而賺不到錢?一人創業家的聚焦策略
「賺不到錢的人才會由一個機會跳到另一個機會。」Alex Hormozi
我是那種很喜歡做 0 到 1 的人。
也就是說,我很喜歡開始新產品開發。不過,不斷的產品開發背後代表著一件事:舊的點子做得不好。然後不斷地打轉。
舉一個例子:2025年,我推出了一個課程,主題是:《一人創業藍圖》。
這是我今年以及明年專注的課程。
在推出前我已經驗證了這個課程的潛力。因此,我相信它可以幫我在2025最少賺到 100 萬。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只需要不斷地改善課程的質素以及行銷。
如果這時我突然又被另一個想法吸引,就會把我的注意力失散。注意力被分散後,資源也會被分散。結果就是什麼也做不好。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同時做幾個計劃呢?
建議:
– 不要同時專注太多項目
– 集中資源在 3 個計劃內
– 只集中關注最有潛力的計劃
「做更少才是做更多。」
2. 提高價格反而賺更多?創業者如何吸引願意付費的高價值客戶
比起,透過 100 個顧客賺到$10000,我更喜歡透過 10 個顧客賺到$10000。
這是我花了很多時間才能跨越的一個「觀念」。我一直都認為價格應該要低,這樣顧客才會想買,我才能賺錢。這聽起來很正常,但做起來卻很費力。
為了賺到相同的價錢,我需要獲得更多的顧客。這意味著我要回應更多客服、要做更多事情去滿足顧客。
相反,如果我只關注高價值顧客,我回應的人少了、要關注的人也少了。
結果?
1. 多了時間關注付費顧客
2. 顧客得到的體驗增加
3. 保留率增加
用我的Skool《AI 一人創業社群》為例子,一開始加入價格是:$1美金。 現在,加入價格為 $11美金。
在顧客數字上,前者比後者多。
但是,$1 實在太便宜,所以很多人加入後根本就不會認真學習。他們對我的詮釋就是:$1 美金。相反,會每個月花 $11 美金的人對於我以及我所提供的一切會更有期望,也會更願意應用我在社群所分享的教學。
投入度增加,保留率也會因此而增加。
回到主題:當我要處理的事務少了,時間自然多了。
建議:
– 專注某一類顧客
– 加價去到一個不舒服的位置
– 嘗試用更多的價值而不是更便宜的價格賣東西
3. 自動化創業:如何讓 AI 幫你省下 10 小時重複工作?
「自動化」的重要性大家也會聽過。
但是,怎樣思考或開始自動化?
在AI一人創業家社群中,我曾經教過很多不同的自動化方法。
以下是一些基本概念:
1. 清楚列出你所有的工作流程
2. 列出每一個流程的具體步驟
3. 讓ChatGPT為你思考如何用Zapier自動化這些步驟
用這個提示來思考你有什麼可以自動化:
扮演我的 AI 自動化顧問。
你的職責是根據我的現有工作流程,為我建議最佳的自動化流程。透過自動化,我可以:
節省時間
提高效率
在使用自動化前,優化輸出品質
你應該做的事情:
根據我提供的任務,告訴我可以自動化哪些部分。
說明在使用自動化後,整體流程的具體運作方式。
提供詳細的步驟指南,教我如何使用 Make、Zapier 或 Activepiece(或 Albato) 來設置自動化流程。
這個提示可以幫你思考你可以如何開始自動化你的一切。
用這個ChatGPT來開始你的自動化
以下是我的自動化:
- 寫標題
- 寫文案
- 想點子
- 寫字幕
- 內容再重用
- 寫IG描述
4. 目標越大越好?錯!這樣設定目標才能真正成功
10 年前,如果你問我的目標,我會說一個「天文數字」。
因為我相信大目標能推動我前進。
但現在,我有不同的想法。
大目標背後有 2 個關鍵問題:
– 我真的能勝任嗎?
– 想達成這個目標,我需要付出什麼?
舉例來說:
假設我想賺 1 億,但這需要大量時間、精力,甚至一支團隊。以我目前的能力和時間,這並不現實。
相反,如果我的目標是 1000 萬,看看其他一人創業家的成功案例,拆解他們的做法,這個數字顯得更合理。因為這是我能掌控、能行動的範圍。
設定不合理目標 = 燒掉你的空閒時間。
那麼,什麼才是 合理的目標?
- 你真心想達成的
- 平衡工作與生活的
- 你有時間投入的
當我學會「合理化目標」,我就不再無止境地工作。
因為 目標決定行動,而不是讓行動決定目標。
5. 一人創業不是單打獨鬥!如何透過合作讓流量翻倍?
「Isaac,你不是一個一人創業家嗎?為什麼要找夥伴?」
一人創業家所指的是:「一人團隊」,但是仍然有很多東西需要善用其他人的幫助。
這裡我所說的合作夥伴是指幫助你為顧客或觀眾提供更多價值的夥伴。
以我的個人品牌Threads帳號為例。
如果我沒有和其他帳號合作,我的帳號將會很難成長。這裡所指的合作可以簡單如「互相留言」或分享。
在Threads中,留言十分重要。它可以直接讓我們出現在其他人的帳號頁面。因此,我把每一個和我互動的帳號當成是「合作夥伴」。我不會用「競爭」而是「互贏」去想他們。畢竟有質素的內容越多,觀眾打開Threads的機會越高,這對於所有創作者都非常有利。(想要增長Threads?歡迎了解更多我的《一人創業內容創作系統)
和我互動的帳號就是我的夥伴;其他Podcast帳號、YouTube頻道或IG帳號,也是我的合作夥伴。
合作夥伴可以幫助我們以較少的力氣完成更多事情,例如觸及更多人。
換句話說,我花了更少時間以及更低成本,就可以做到更多事情。
如何找到合作夥伴?
- 雙方為大家提供價值
- 先付出,再思考回報
- 雙方有共同主題
- 用簡單的訊息邀請
- 定時和對方保持關係
6. 每天早起 1 小時,工作效率提升 25%?這樣做最有效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時間總是不夠用。
大部分人認為自己每天的時間管理不佳,影響生活與工作效率。
為什麼這是一個問題?因為當我們無法有效利用時間時,生活會變得混亂,效率降低,壓力增加。
你是否也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想要提升效率?開始早起一小時,掌控一天。
每天早起一小時,等於多出寶貴的時間,讓你掌控自己的一天。
當你早起一小時,你可以用這段時間計劃當日行程,確保時間用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這不僅讓你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還能讓你的工作和生活變得更有條理。
擁有晨間計劃習慣的人,比沒有計劃的人生產力高出25%。
1. 訂定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
2. 寫下當日行程,提高時間意識
3. 避免一早使用手機,專注於規劃
建立早晨習慣,提升專注力
良好的晨間習慣能讓你整天更專注,提升思考能力與決策力。
運動、冥想、閱讀等晨間活動,能讓大腦更清醒,提高專注力與執行力。例如,運動後我的專注力有平均30%的提升,讓我能更有效率地處理工作與學習。
我的早起習慣:
1. 進行10-15分鐘的輕運動,如慢跑
2. 進行5分鐘冥想,幫助清空雜念
3. 閱讀15分鐘,吸收新知識
3. 清除低效任務,專注目標
早起給你時間審視日常任務,讓你辨別哪些任務真正有價值。
很多時候,我們會花時間在低價值的事情上,如無意義的社交媒體瀏覽或低效的會議。
透過晨間規劃,你可以排除這些干擾,專注在對目標有幫助的任務上。
1. 記錄一天中最浪費時間的行為
2. 每天刪減一項低效活動
3. 把時間集中在能推動目標的關鍵行動
早起一小時,不只是多出一點時間,而是讓你更有效率地利用時間,提升專注力,並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7. 別再自己做所有事!建立 SOP 讓事業自動運轉
過高的工作強度不僅影響健康,更無法實現真正的商業擴張。
你是否也被困在無止境的工作循環中,永遠找不到喘息的機會?學習放手管理並建立系統化流程,將是突破時間困境的關鍵轉捩點。
1. 接受放手的必要性
放手不是示弱,而是智慧的表現。
很多創業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障礙,總認為自己做某事會比他人做得更好。
這種思維導致我們將所有事情都攬在身上,結果陷入無休止的工作循環。
有時這種行為源於自信,但更多時候卻是源於缺乏安全感。我們害怕失控,害怕別人做不好,因此選擇承擔所有責任。
這種做法看似掌控了一切,實則是在犧牲自己的時間與健康。
– 審視自己的控制欲望
– 區分核心與非核心任務
– 從小事開始練習放手
– 建立信任機制與溝通管道
接受不是所有事都需要親力親為的事實,是釋放時間的第一步。
2. 建立標準化系統流程
系統是擴展的基礎,更是放手的前提。
當我們嘗試放手時,最大的恐懼來自於無法控制結果的品質。
建立標準操作流程(SOP)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系統化的工作方法能夠確保任務即使由他人執行,也能維持一定的標準。
這就像是為他人提供一張清晰的地圖,即使他們不了解全局,也能按照指引到達目的地。好的系統會讓結果變得可預期。
– 記錄自己的工作步驟和思考過程
– 製作簡明易懂的操作手冊
– 設計檢核點確保品質
– 不斷優化流程減少摩擦
– 使用數位工具輔助管理
有了系統,你就擁有了複製自己的能力。
真正的一人創業家是管理者,而非全能者。
很多人誤解了一人創業家的概念,認為是一個人做所有事情。
實際上,成功的一人創業家是懂得整合資源的指揮官。他們的核心價值不在於親自執行每一項任務,而在於建立高效運作的系統,並適時引入外部資源。
無論是外包給他人還是利用AI工具,重點是確保整個系統能夠順暢運作。
– 專注發揮自己的核心優勢
– 善用科技工具擴展能力
– 尋找專業外部合作夥伴
– 設定明確的委託目標與期望
成為系統的設計者,而非流程的囚徒。
放手是一段旅程,非一蹴而就。
學習放手需要時間和勇氣,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可以從較不重要的任務開始,逐步擴展到更關鍵的領域。
每一次成功的委託都會增強我們的信心,同時也提供了優化系統的機會。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挫折,但這正是學習和成長的契機。隨著時間推移,你會發現自己能夠處理更多策略性工作。
– 從低風險任務開始練習
– 設定清晰的成功標準
– 定期回顧與調整方向
– 慶祝每一個放手的小成功
– 接受失敗為學習的一部分
每一次放手都是成長的機會。
學習放手並不意味著放棄責任,而是以更聰明的方式履行責任。
透過建立系統、標準化流程和適當委派,我們能夠突破時間的限制,實現更大的事業發展。
這需要思維模式的轉變,從「我做得最好」到「我能設計最好的系統」。
這樣的轉變不僅能提升效率,更能為生活帶來平衡。
你準備好邁出放手的第一步,享受更多自由時間了嗎?
總結
在過去,我認為工作時間越長越好,但當兒子出生後,我意識到無止境的工作並不等於更好的成果。
因此,我在 2024 年大幅減少工作時間,結果發現不僅沒有影響事業發展,反而多出了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思考和創作。
以下是七個能幫助一人創業家釋放更多時間的重要策略。
1. 減少產品種類
專注於少數高潛力項目,而非分散注意力在多個未經驗證的點子上。將資源集中在 3 個計劃內,提高執行效率,避免無止境地從一個機會跳到另一個機會。
2. 增加售價,專注高價值客戶
與其服務大量低價客戶,不如提高價格,專注於願意付費的高價值客戶。這不僅減少客服與管理成本,還能提升客戶體驗與保留率。
3. 善用自動化
運用 AI 和自動化工具(如 Zapier),減少重複性工作,將精力集中在決策與創造價值上。建立明確的工作流程,並讓 AI 幫助設計自動化方案,提高效率。
4. 設定合理的目標
大目標雖然激勵人心,但若不符合現實,反而會消耗時間和精力。設立與個人能力相匹配的目標,確保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讓目標驅動行動,而非無止境地工作。
5. 尋找合作夥伴
即使是一人創業家,也可以透過與其他創作者合作來拓展影響力。例如,在 Threads 上與其他帳號互動,提升可見度,讓合作夥伴幫助自己擴大影響力,達到互惠共贏的效果。
6. 早起一小時,提高效率
每天早起一小時,能夠有效規劃行程、提升專注力,避免低價值活動浪費時間。透過晨間運動、冥想和閱讀,提高思考能力與執行力,使整天的工作更加高效。
7. 學會放手,建立系統
許多創業者認為自己能做得比別人好,因此不願意放手。然而,透過標準化流程、外包與科技工具,一人創業家仍能有效管理業務,減少無謂的時間投入,實現更大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