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ac,我的新創公司又獲得了一筆Angel Fund了。」
7 – 8 年前,我出席一個創業活動,一位創業朋友在活動中這樣對我說。
「恭起你,加油。希望你越做越好。」
我在嘴裡這樣回應對方。
但是,我心裡是有一點羨慕的。因為當時我的公司正處於低谷。仍然處於沒有收入的狀態。
最大的問題是:我的App仍然沒有任何盈利模式。
在決定了要寫關於一人創業心態時,我的腦海突然浮現了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我很深刻,除了那位當時跟我這樣說的朋友已經沒有再創業外。我當時的心態也很值得和大家分享以及注意。
今天,我想透過這一篇文章分享一些我認為創業者,特別是一人創業者很需要注意的 7 大重點。
目錄
Toggle產品要盡快為你帶來收入
我在上面也有說過:「我的App運行了一段時間,但仍然沒有盈利模式。」
我一直都以為只要產品有人用,自然可以有收入。或者,只要App有人用,我就可以為產品引入投資者。
結果:收入或投資者均沒有出現。
一人創業家特別要注意這個重點。
因為一人創業家沒有時間或不會考慮「投資者」。我們就是自己的投資人。
既然如此,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引入資金。
一人創業家的資金來源:
– 自己
– 顧客
– 家人朋友
無論你在什麼時候問我,我都會建議你從「顧客」身上獲得資金。
既然如此,我們就需要儘快把產品賣給顧客。
因此,你的產品或服務不能像我一樣,先有產品,再思考商業模式。
用一個飛機比喻:你的飛機不能只靠一邊的機翼就飛起。飛機要同時擁有兩邊的機翼才能飛起。而產品和收入模式就是各自的機翼。
一旦你有創業的點子後,問自己:這件產品或服務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 訂閱制?
– 一次性收費?
– 課程?
你可以先有品牌,再有觀眾,然後才推出產品。但在產品推出前,你就需要有「商業模式」,也就是產品怎樣賺錢。
要在第一天就有系統
「你有系統但沒有目標,你認為你可以在這個情況下實現目標?」
「我認為可以。」
James Clear 《原子習慣》作者
原子習慣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如何建立習慣外,也告訴我「系統」的重要性。
「系統」就是一套程序,你跟隨這套程序行事,幫你實現目標。
例如:
我的寫作系統如下:
內容收集 → 內容處理 → 內容範本化 → 內容寫作
這是我的寫作系統。
因為它,我可以永遠都有內容分享。
我不需要有「分享目標」,我的寫作系統自然把的帶到目標之上。
我不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但我認為一人創業一定要有:
– 顧客獲取系統
– 內容銷售系統
– 內容創作系統
– 客服系統
沒有系統的一人創業就像是沒有導航的汽車一樣,不知道下一步該走去哪裡。
異常地理性、客觀
去年,我曾經推出一件產品。
結果,產品完全沒人問津。
在一個月後,我決定放棄。
為什麼?因為我沒有太多精力和資源在一個無法成長的產品上。
我參考的數字很簡單:顧客獲得成本、顧客保存率以及滿意度。
只要數字一般,我就會二話不說放棄。
以前我並不會這樣,因為我相信堅持、也相信希望。但以前我有夥伴陪伴,有他為我提出建議。現在沒有,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我比起以前更愛看數字、更客觀地看一切。
一人創業比傳統創業更需要「紀律」。
這是我的建議:
– 為產品 / 服務設定最重要的數字
– 每星期重溫這些數字
– 根據數字,盡快作出正確客觀的決定
記住,創業不單是為了要證明自己,更是為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賺取收入。
不要跟和自己並不活在同一地方的人比較
在保羅.賈維斯的《一人公司》這本書中,保羅分享了一個我以前沒有想過的重點:「要為你的收入設定上限。」
以前我以為這個建議很錯。畢竟沒有人不想賺更多錢。
但我現在卻很同意。
因為賺更多錢如果要犧牲時間和精力,這就不是一人創業。
設定上限代表了一人創業家的收入就一定會較傳統創業低。既然如此,你就不應和別人比較收入。即使要比較,也要從「相對收入」而不是「絕對收入」比較。
有一位朋友說自己認識一位朋友,月收入 10 萬港幣,大約台幣 40 萬。但每天工作 16 小時。一星期工作 7 天。
在這情況下,他的絕對收入很高,但相對收入其實並不高。
如果你只看數字,你就會錯過了很多重要的地方,如跟朋友一起、陪伴子女的時間。
所以,不要胡亂跟別人比較。
你有你自己的節奏,不需要被別人影響。(你贏了A君,還是會有B君比你更優秀)
專注長線而不是短途
一人創業雖然要快,也要靈活。
許多人可能認為,個人的創業道路應該聚焦於短期的迅速收益,迅速將所賺之資金投入投資。
然而,我反對這種觀點,因為一人創業更需要關注長期發展。
由於一人創業的規模較小,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更重視顧客的重複購買率。
與其一味追求新顧客,我們應思考如何讓舊顧客再次購買。
Justin Welsh是一個典範,他并不追求大量新產品,而是專注於創建與一人創業精髓相關的高質量課程。
其成功不在於產品更新,而在於一如既往地提供有價值的內容。
Justin Welsh的策略聚焦於長期,而非短期。
他沒有推出價格昂貴的一次性課程來賺快錢,而是穩步建立可靠的收入基礎,吸引更多重複購買。這確保了每個產品都是精緻且具有吸引力的。
用內容來吸引相信你的觀眾
在創業的過程中,內容分享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很多人一提到這個詞,可能會聯想到行銷或市場推廣,但我認為內容分享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內容分享其實是在於建立我們與觀眾之間的關係。
推廣產品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推廣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品牌。
你可能不會看到像 Nike 這類品牌單純地分享產品資訊,而是將注意力放在跟運動相關的歷史、行為和活動上,從而提升運動的魅力。
Nike 並不會直接地談論產品有多好,而是通過一位運動員來展示產品的吸引力。他們的策略是用某種價值取向來吸引你,而非直接銷售產品。
同樣地,我們在撰寫內容時,也不是完全為了產品推廣,而是為了展示我們所信奉的一種精神和價值觀。
許多朋友在閱讀我的Threads和IG內容時,感受到的是我分享的理念和價值觀,而不是產品的詳細資訊。
這些理念影響他們的行為,這才是內容分享的核心。
分享內容可以把陌生的觀眾從冷淡轉為關注,甚至熱衷。
當我們推出新產品時,他們會被我們多年來塑造的信任和價值觀所吸引,而非僅僅是產品本身。
因此,不管你擅長哪一種內容創作,你都應該主動分享你的想法和信念。
這不僅能增進觀眾對你的了解,還能夠轉化為對你產品的支持。
靠自己但不要完全一個人
一人創業不是說所有事情都要一個人,但是很多時候你作出的決定都是由你一個人去決定,所以你自己就是那個你最值得信任的人。
所以你不可以讓任何東西限制你,你也不能被恐懼阻礙到你。
你也不能擁抱受害者的思維,不要覺得自己經常都是對,而別人一定是錯。如果你的東西沒有人買,也不要覺得是別人不識貨。
你要知道這個世界很現實,市場就是非常殘酷,它不會因為你想怎樣而去決定結果,它只是會給你最客觀的事實。
你的產品沒有人買就是沒有人買。
如果你一直擁抱著一種思維是我一定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這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態可能會令到你變成一位受害者,擁抱著受害者思維而不想去改變。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是要靠自己完全站起來,去回到剛才所說的極度客觀去思考一切。
我們只能去相信自己,也要去想方法去解決我們面前的問題。
無論是學新東西,或找人幫忙,你是一人創業,不代表你不可以找人幫忙,也不代表你不可以學習。
這裡我用一位香港著名的YouTuber Ming仔做一個例子。
當年他出現了公關災難後,他的觀眾不斷下降,而他當時選擇了去學習,去參考不同的對象,例如 Elon Musk,例如甘地。他去看這些名人所講的東西,去參考他們的心態,然後再去進步,再去改變。
我們也是一樣,在面對極端困難,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們可能要做的就是要去找人幫忙。
我們都是靠自己,但是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找人幫忙。
–
這就是我這個星期想和你分享的內容。
下星期一見。